当前位置:情欲小说>高辣小说>盛唐挽歌> 盛唐挽歌 第307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盛唐挽歌 第307章(2 / 2)

了,二人把头伏在地上,怎么也不肯起来。

皇帝要进凌烟阁,这不扯淡嘛!那是给臣子们进的!

皇帝岂能自降身份与臣子同列?

而且自太宗给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后面加了个魏征,变成二十五人以后,这个名单就没有变过了!将近七八十年没有变过!

现在基哥作为天子,要把自己加到凌烟阁功臣里面……怎么看怎么有点智障啊!

不过这样侮辱基哥的话,无论是李林甫还是高力士,都不敢说。

他们只好伏地不起。

“哥奴,力士,你们误会了啊。

朕只是说,把朕还未登基时的画像挂在凌烟阁内。

以彰显当年朕还是渤海郡王时,拨乱反正之功。”

李隆基摸了摸自己的白胡须,微笑说道,走上前把李林甫与高力士二人扶起来。

还能这么玩么?

高力士没说话,他知道基哥的想法,谁也无法改变。

但李林甫却还未从懵逼中回过神来。

改变凌烟阁的功臣数量,这件事具有十分重大的政治意义,远远不限于基哥本身。

让基哥进凌烟阁,只是一个不算笑话的玩票,说不定下一任天子就会把他的画像移出来。

但是事关重大,又耐人寻味的是,基哥此举却是会打破了一个长久以来的潜规则:

凌烟阁功臣的数量,是不可以改变的。

这条政治红线,之前无人敢踩。

历代李唐宗室之中的“政治正确”,便是只有“开疆拓土”之功的太宗皇帝,才可以将他麾下的那一批文臣武将,弄进凌烟阁。

换句话说,在李唐宗室的精神世界核心里面,唐太宗才是大唐开国皇帝,玄武门之变算是“拨乱反正”。

所以凌烟阁功臣,其实就是太宗皇帝当年为了表彰自己的“从龙之臣”,而树立起来的“贞洁牌坊”。

于是便有了这样一个悖论:

如果太宗皇帝算是开国之君,那唐高祖李渊算什么玩意?

跟随李渊打天下的功臣算什么玩意?

如果唐太宗不是开国之君,那凌烟阁功臣又是什么东西?

为什么可以堂而皇之的出现在太极殿偏殿的东北角?

这条主轴线,其实就是李唐宗室皇位继承血腥不断的内核,是不可轻易触碰的政治红线。

往凌烟阁里加人事小,政治正确与自身合法性事大!

要是哪个皇帝想往凌烟阁里面“加人”,那么就得有比肩太宗皇帝的功绩。

否则,你怎么敢这么玩啊!

要是没这个前提条件,那么哪怕臣子已经功高盖主,也没有资格进凌烟阁。

这不是功劳大小的问题,而是政治维度不同造成的。

武则天在血腥清洗李唐旁支的时候,也不敢开这个口子。一旦开了这个口子,后面会发生啥事,那可谓是不敢想更不敢说了。

“圣人,帝王画像进凌烟阁,自大唐开国百余年未有也。

圣人的意思虽然是说当年的渤海郡王,但外人并不一定了解这些,恐怕会有所非议。”

李林甫叉手行礼,似乎并不赞同基哥的看法。

毕竟,李林甫也是李唐宗室成员。哪怕他平日里再媚上求荣,几乎是对基哥的要求予取予求,也没法在事关自身合法性的事情上盲从基哥。

这可是立身之本啊!

不是李唐宗室,李林甫就没资格门荫入仕;不能入仕就不能升官,不能升官就无法当宰相,不能当宰相,那他现在就得回家耕田。

这是能开玩笑的事情么?

“如今朕的江山何止万里,大唐乃是天华地宝之国,都是朕的功劳。

当初跟朕一起开拓江山的臣子,朕能不给他们一个交待么?

朕意已决,渤海郡王入凌烟阁为第二十六人。

其余的几个人,还有姚崇,宋璟,张说,方有德,以及你李林甫。

明日在紫宸殿朝会,商议此事,哥奴你安排一个人上书这件事。”

李隆基根本不给李林甫拒绝的机会,直接把话说死了!

都已经到这个份上了,甚至李林甫本人都在凌烟阁新名单上,他还能说什么!

再说下去,宰相别当好了。

“谨遵圣人之命。”

李林甫叉手行了一礼,内心的感受,复杂到无以言表,躬身告退而去。

都是为圣人办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情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