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影、电影局不用说,筛子一样。
之前外媒不报道,现在也报了。
金融集团和娱乐集团分道扬镳,娱乐集团掌握强大媒体渠道不假,但金融集团也有自己的媒体渠道。
外媒一些头条开始报道好莱坞势力,在中国市场遇到困难。
当然它们不会归因于自身,而是暗暗指责中国导演陈凯歌输不起。
污蔑中国存在非市场化行为,倒打一耙。
《达·芬奇密码》定档消息确定之后,哥伦比亚的母公司,索尼的股票有了一定拉升。
哥伦比亚影业,只是索尼电影娱乐公司的下属公司。
电影娱乐,也只是索尼庞然大物的一部分。
但好莱坞六大皆是遇挫,现在哥伦比亚通关,意味着什么?
一马当先领先其他好莱坞巨头,预期拉满。
信心,比金子更重要!
再深入解读,那就是索尼在中国有着浑厚的人脉。
巨大利好!
美国金融市场没有后世那么讲政治,现在还是可以讲市场的。
沈三通也是长见识了,各种消息乱飞。
索尼股票短线激烈博弈,好在他不搞短线操作,早就建仓。
从大势上看,从四月开始,他在好莱坞巨头相关联公司的操作上,堪称股神。
所以从来没有什么股神,只有内部消息。
或者说只有国会山股神。
5月17日晚8时。
《达·芬奇密码》在北京新世纪影院举行首映礼,中影特别筹备了首映庆典。
邀请周润发、陶虹、陆川等国内众多演艺明星参加。
《达·芬奇密码》中国内地票房一路走高。
首周末有望突破四千万,成为近年来引进片首周末票房的冠军。
票房可能突破一亿。
转化成美元,一千五百万左右的票房。
好莱坞在中国内地的分账比例有所特殊,目前是13,分账二百万美元。
不要觉得不高,很可观了。
电影是文化产品,好莱坞影片因为美国的文化霸权,往往宣发不用额外负担。
影片成本从本土收回,海外所获得都是纯利润。
《达·芬奇密码》全球取得了很好的票房,但最能直接带动索尼公司上涨的还是大陆票房。
北美、欧洲市场已经成熟,中国还处于成长中。
预期,一切都是预期。
13%分成只是现在,以后肯定会进一步上涨。
03年10亿,04年15亿,05年25亿,潜力巨大,每年几乎以夸张的增长速度。
相比于94年,第一部与外商采用票房分账形式发行的影片《亡命天涯》,那时票房才一千一百多万,转眼间翻了十倍。
一个正在大跨步增长的市场。
一个将要开花结果的市场。
一个未来一部影片有可能给出品方仅票房收益带来一亿美元纯利润的市场。
现在好莱坞六大之中,谁没有收到邀请?
谁可以大笔掘金?
其他五家公司全部受阻,索尼·哥伦比亚过关了。
这就是超级利好啊。
以索尼母公司的体量,也跟着涨了一把。
其他五家关联公司的股价齐齐下跌。
沈三通躺了。
不需要他放话,美国金融资本会自己驱动喉舌各种呼喊。
他琢磨出味道来了,无极歧视事件,搞到现在,有点像十多年前各大娱乐媒体集团最初进入中国的场景。
哪家公司拿到徐克,就是重大利好。
美国金融集团正在复刻十几年前的操作。
哪家好莱坞的电影可以准入,股价马上大涨。
从九十年代冷战结束开始,为了回收超发的美元,大量的资金堆积在股市上面。
06年美国金融市场已经脱实向虚。
虽然还没到后世那种,凭空造预期,没有可能落地的ai,一眼假的超导材料用来炒,但也到了假大空的地步。
需要的是概念,需要的是预期,需要的是故事。
需要各种炒作的话题。
现在出现了好故事,索尼·哥伦比亚先过关,故事的就有了。
沈三通不得不说玩资本,炒概念,美国是真厉害。
而且索尼股价拉升,最大收益方是美国各大财团、信托。
索尼超过一半的股份是美国资本持有。
不仅是索尼,三星之类的日韩大公司股份,广场协议、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一半以上都是美国各大机构持有。
因此,日韩为什么是发达国家,不能放开了吃肉,就是因为有一只房间里的大象。
美国插了一根粗管吸血日韩经济大动脉,一半以上的收益要上交。
现在的情况
情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