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结构上各种超预期。
杀死了医院里的连环杀手,电影黑屏一秒,感觉影片到此结束,没想到还有下个循环;
男女主在学校奶茶店互相告白,致敬了《土拨鼠之日》,再次给观众感觉影片走到了结尾,镜头一转到了宿舍;
宿舍里铃声重新响起,男主的回答也和之前一模一样,让观众以为还要再次循环,没想到是男主的恶作剧;
直到结尾依然超预期,男女主吻在一起,电影终于要结束了,没想到快递送来母亲的延迟信件。
母女视角互换,再次超过观众预期。
终了,还有一首非常棒的歌。
细节上也是各种预料之外、情理之中。
冯远征和梅婷再次饰演夫妻,“安嘉和”成为被家暴对象、张静初的表演、警察放过女主的设计、结尾快递剧情、对邮政快递的小小致敬……
悬念、喜剧、温情巧妙地融汇在一起。
台词不乏搞笑佳句,开始到结尾,场内观众笑声连连,节奏毫不拖泥带水,到了结尾扎心催泪,也是一气呵成,看完只会觉得很放松。
全片几乎没有故意犯蠢的人物,没有矫揉造作的剧情,没有故意拖节奏的对话。
每个配角戏份点到即止但个性十足。
在看之前,难以想象国产导演能拍出这种质量的影片。
镜头蕴含的信息量之高,完全是好莱坞商业片的水平。
沈三通把这篇影评收好,有眼光!
吃完早饭。
沈三通接受《北京青年报》专访。
他要主动挑起争议,炒作话题,冲一波第二个周末的票房。
ps:《北京青年报》,2021年6月12日之前,《北京青年报》报尾注释,主办单位为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自2022年1月1日,报尾注释主办单位:北京日报报业集团。
过于自信
《疯狂的超市》上映时,沈三通忙着路演,用票房说话。
没有过多关注媒体,任由一些媒体乱写。
后面复盘,发现错过了不少好机会。
媒体一边倒的黑,也是热度,利用好了有大用处。
到了《生日快乐》,他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姜薇热情的打招呼:“沈导你好,很荣幸你把专访的机会留给我们北青报。”
沈三通已不可同日而语。
《生快》票房五天破亿,连续两部破亿的影片在手。
和张艺谋、冯小刚并列为商业三大导,再无争议。
而且相比于张、冯,沈三通在年轻群体中的形象,非常好,号召力十足。
沈三通笑着握手道:“姜记者,我看了你写的好多报道,和我一样有不少争议。”
姜薇,1971年6月出生,曾任学通社第一分社社长,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现为北京青年报编辑、记者。
她从大约两年前,03年底,开始写一些针对小燕子的文章。
2003年小燕子一年四部电影凑巧堆一起放映的,被很多媒体指称为“小燕子年”。
然而,姜薇,先后写了几篇文章,例数小燕子四部电影票房成绩,表示全部惨败。
给小燕子扣上“票房毒药”的帽子。
捧徐、范、章、周,唯独踩薇,只踩小燕子一个人。
小燕子粉丝对她咬牙切齿,恨她恨的牙痒痒。
沈三通助理团队对姜薇做了背景调查,眼前的这位女记者,和新画面走的挺近。
写这些不是单纯个人观点,也有利益需要。
姜薇感觉沈三通没有想象中那么尖锐,也没有所谓天才的傲气,挺帅气的一个大男孩:“那我们会很有共同语言。”
两人客套几句。
姜薇先聊起了正在上映的电影:“沈导,《生日快乐》作为你第二部院线作品,怎么想到拍这样一个故事呢,我看影片里致敬了《土拨鼠之日》,它给了你灵感?”
沈三通道:“最初想拍恐怖悬疑题材,有一个时间循环的概念,再和李冰冰交流的时候,慢慢有了雏形。后来用故事大纲做观众调查,发现大家更喜欢喜剧,决定轻悬疑恐怖,重喜剧。就有了《生日快乐》。”
姜薇:“相比于上部《疯狂的超市》发生在一间不足30平米的便利超市,《生日快乐》场景更多,驾驭多个场景,很不容易吧?”
沈三通回道:“做导演在我看来,除了心中有故事,更重要的是掌握剧组,相比于大众印象中的艺术家,更像包工头,电影成片就是房子,剧本和拍摄计划是施工图,剧组台前幕后则是施工团队。我大概算是一个优秀的包工头,所以感觉挺简单。”
姜薇有些意外,一般导演可不会把自己往包工头类比,太跌份。
她忍不住笑道:“哈哈,我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说法,也有传言,沈导在剧组很吓人,我听说过很多导演都会在剧组骂人。你会不会骂人
情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