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sp;一名通讯员跑来对刘德光低语了几句,他转身对着众人宣布说:“连长交给我们一个任务,去攻打柳树庄的炮楼。”
&esp;&esp;一个老资格的班长提出了疑问:“排长,让咱们排去?新兵占了三分之二,他们连枪都不一定拿得稳,能打得下炮楼吗?”
&esp;&esp;部队扩张的太快,新兵数量多战斗力就下降的厉害。
&esp;&esp;如果全排都是他们一样的老兵,那真是一点都不虚,干脆利落的就把敌人收拾了。
&esp;&esp;现在新兵太多,老兵心里都没底。
&esp;&esp;万一新兵死伤的多了,还没拿下炮楼来,回来没法交代。
&esp;&esp;“玉不琢不成器,新兵打上几仗就是老兵了。”
&esp;&esp;刘排长冠冕堂皇的表了态,话音一转说出了此行的倚仗:“连长给咱们配个火箭筒小组,只要抵近炮楼一百米,就轮到那帮狗日的哭爹喊娘了。”
&esp;&esp;资格较老的班长也没话说了,他们也听说过火箭筒的厉害。
&esp;&esp;十来天前拿下山城,特战队可没少拿那玩意收拾敌人。
&esp;&esp;连城门都轰得开,更别说一个小小炮楼了。
&esp;&esp;“现在出发。”
&esp;&esp;那是张胜奎参加的第一次战斗,一切都非常顺利。
&esp;&esp;在机枪的掩护下,火箭筒小组到达了预定的位置,一发火箭弹就把炮楼的墙壁豁开了个大口子。
&esp;&esp;里面的敌人见势不妙,只能摇起白旗子,选择投降。
&esp;&esp;但张胜奎也有遗憾的地方,他开了七枪,打了七发子弹,却没有打到一个敌人。
&esp;&esp;老兵告诉他:“光有子弹不行,你还得练枪法。枪法不好,给你再多的子弹也是浪费。”
&esp;&esp;张胜奎由此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自己的枪法练好了,让别人瞧得起自己。
&esp;&esp;这场攻打炮楼的战斗,仅仅是发生在中条山一带的,小小缩影。
&esp;&esp;膨胀了一圈的四个步兵团,以各连排为单位,展开了为期一月的以打代练。
&esp;&esp;既打击盘踞在周围的日伪军,也要把新兵的战斗力练起来,使部队整体的战斗力不至于下滑太多。
&esp;&esp;……
&esp;&esp;太原第一军的司令部,宽敞的会议室,长长的条形桌,坐满了高级军官。
&esp;&esp;少将五六个,大佐十二三,第一军一半的高级军官都聚集在此。
&esp;&esp;如果一颗炸弹扔在这个会议室里,整个驻山西第一军都得瘫痪了。
&esp;&esp;司令官岩松义雄坐在条形桌的一端,拿着厚厚的一摞报告在读。
&esp;&esp;这是一个学习岗村宁次大将,华北治安战计划的会议。会议出席者无不精神抖擞,表现出自己在认真学习。
&esp;&esp;岗村宁次大将的履历,那自不必多说。
&esp;&esp;他是个地地道道的中国通,上任伊始,便到华北各地巡视,了解各方面的情况。
&esp;&esp;随后的日子里,冈村宁次精心谋划制订了一个以消灭兔党和八路军,为主要目标的“三年治安肃正计划”,即华北治安战。
&esp;&esp;根据这个计划,冈村宁次把华北地区划分为三种类型,
&esp;&esp;即:“治安地区”、“准治安地区”和“未治安地区”。
&esp;&esp;所谓“治安地区”,是指在日军控制和占领下的区域及其周围;
&esp;&esp;所谓“准治安区”,是指双方势力交错地带,也是八路军经常活动游击区;
&esp;&esp;所谓“未治安区”,是指抗日根据地。
&esp;&esp;冈村宁次计划在三年内变“未治安区”为“准治安区”。
&esp;&esp;变“准治安区”为“治安区”。
&esp;&esp;逐步缩小“未治安区”,扩大“治安区”。
&esp;&esp;针对不同的地区,冈村宁次采取了不同的措施。
&esp;&esp;对于“治安地区”,以清乡为主。
&esp;&esp;“清乡运动”以“军政并进,剿抚兼施”、“三分军事,七分政治”为方针。
&esp;&esp;并村编乡,从县至乡、村均建立起伪政权,实行保甲连坐,强化奴役统治。
&esp;&esp;在治安区,由伪军担任警备任务,
情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