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着报纸上的内容,总结道:“
&esp;&esp;首先,你要承认日军是有备而来的,集合了六个师团,十万兵力。还有极具优势的飞行航空兵,空降兵。
&esp;&esp;以中央军的武器装备作战能力,如果想与之匹敌,准备三十万大军不为过吧?”
&esp;&esp;李云龙微微点头表示同意,他从来不会小看日军的战斗力。日军的战斗力,是无数倒在他们枪炮下,抗日武装所验证过的。
&esp;&esp;新二团能屡屡胜过日军,只是因为他们更强,并不是日军变弱了。
&esp;&esp;中央军拥有地利的优势,如果应对得当,有二十五万人大概也能守住。
&esp;&esp;十八万人,面对十万日军,在战斗力方面是处于绝对的下风。
&esp;&esp;“第二,日军为此战役作出了周密的安排,不论是三月份中条山外围的作战,还是针对性的山地训练,乃至开战之初派出大量的间谍。
&esp;&esp;无不说明日军的准备充分。”
&esp;&esp;袁朗问李云龙:“一个有所准备,一个却没怎么准备,你告诉我,中央军有不败的道理吗?”
&esp;&esp;李云龙摇摇头,“日本人好比是偷袭的一方,他们占了先手,中央军又没有准备充分,必败无疑。”
&esp;&esp;这倒并不是他们两个事后诸葛亮,主要是信息不对称。
&esp;&esp;日本人的保密工作做得很好,事后才曝光出来。明眼人一眼就能瞧出来,谁会胜谁会败。
&esp;&esp;如果中央军那边早点知道,或许还会败,但也许就不会败得那么惨。
&esp;&esp;“还有一个呢?”李云龙问。
&esp;&esp;“还有,就是中央军不知道日军的厉害。”
&esp;&esp;袁朗很认真的说:“前面卫立煌,率军挡住了日军十三次进攻。仅仅是挡住了,没有丧土失地。
&esp;&esp;但中央军的高层认为,他们确实能打得过日军。把这第十四次,也当成了雷声大雨点小。
&esp;&esp;前面十三次的失利,就成了日军最好的掩护。
&esp;&esp;于是乎,轻敌的中央军,遇上全力出击的日军,就吃大亏了。
&esp;&esp;这便是轻敌的代价。”
&esp;&esp;李云龙眨了眨眼,这话听起来不对味。
&esp;&esp;说的有理有据,三胜三败很成立。可他听着,似乎话里有话,在说他呢!
&esp;&esp;“你不会以为,我有十八万人,真的会打太原吧?”
&esp;&esp;“那保不齐。”袁朗确实很担心,李云龙会不会因为胜利而冲昏头脑。
&esp;&esp;给老李二十万人,他敢打太原。
&esp;&esp;给老李一百万人,那岂不是得打到东京去?
&esp;&esp;李云龙看他真信了,也感到意外,“我就是那么顺嘴一说,脑子又没抽风,打太原干什么。
&esp;&esp;要真有十八万人,散出去多占一些县城,多发展一些根据地,比打太原合算多了。”
&esp;&esp;天哪,李云龙是真敢想啊!
&esp;&esp;手上才一个团两千人,就敢想有十八万大军的事了。
&esp;&esp;袁朗也不好明明白白的告诉他:你李云龙这辈子最高干了个军长,能指挥三万来人。
&esp;&esp;指挥十八万人,那你是做梦。
&esp;&esp;说点现实的事。
&esp;&esp;中条山十八万中央军没了,原本用来牵制他们的三个师团,现在算是得到空闲了。
&esp;&esp;再加上从华中调来的两个师团,总计五个师团的兵力。
&esp;&esp;接下来,会投入到哪里呢?
&esp;&esp;毫无疑问,肯定都会落在八路军的身上,接下来,他们的日子一定会变得难过。
&esp;&esp;李云龙一琢磨,更气了,狠狠的拍了一下桌子:“这帮废物的中央军。”
&esp;&esp;五个师团,九万机动兵力。对于八路军来说不是雪上加霜了,是雪上飘冰雹。
&esp;&esp;劈头盖脸的就要往死了砸。
&esp;&esp;……
&esp;&esp;八路军总部,同样在议论中条山战役的失败。
&esp;&esp;“老蒋就是个二流的政治家,三流的军事家。临阵换将是兵家大忌,他还偏偏就愿意那么做。
&esp;&e
情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