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王贵人示好,石静也不会吝惜溢美之词夸奖十五阿哥,顺便给王贵人出主意,做一做顺水人情。
王贵人生得美,面相也是“国泰民安”那一挂,性子柔软却有头脑,不像宜妃就是个草包美人。
石静当众夸奖了十五阿哥,王贵人还带了十五阿哥过来向石静道谢。石静见过那个孩子,容貌性情都随王贵人,长大之后若是没有移了性情,倒是可以考虑把石争许配给他。
至于石青归宿,石静反倒没有合适的人选。之所以让黎百玉带话回去,主要怕石青太早出嫁太早生育伤了身体。
石静想将她留到十八岁以后再说。
如今石青已经是十四岁大姑娘了,听石静不避人地这样说她,不由羞红了脸。
石争年纪还小,只知道腻在黎百玉身边对着石静腼腆地笑。
又与黎百玉聊了一些家常,石静亲自将三人送至毓庆宫大门口。
从毓庆宫出来,黎百玉带石青和石争往北走,石家的马车在神武门外等着。
走到承光门的时候,与另一拨人碰面。
作者有话要说:
石静:皇上要给青儿保媒?
议亲事
对面为首的是一个头发全白,却精神矍铄老太太。她身后跟着两个仪态端庄贵妇人,妇人身后跟着几个极清俊的少年郎。
黎百玉是正一品诰命,三节两寿进宫朝贺,把京城勋贵人家命妇脸几乎认全,并未见过这位白发老人。
可看老人家服制也是正一品诰命,黎百玉不由诧异,以为自己看漏了谁。
正在她纳闷的时候,对面的老人家已然带领身后的人朝她们这边走过来,亲切地喊她黎夫人。
“恕我眼拙,您老是……”对方都是可以做她娘的年纪,却让对方先认出自己,跟自己打招呼,而自己竟然想不起对方是谁来,黎百玉不禁有些惭愧。
老夫人仍旧笑呵呵的:“不怪黎夫人认不得我,我出宫之后便随儿孙住在金陵。前几年身子骨不行,很久没有进宫来给主子们请安了。这回携子孙进京,一来贺皇上万寿,二来老亲戚也要走动走动,再不走真就生疏了。”
虽然没有自报家门,简简单单几句话也足够黎百玉判断出眼前这位老人家是谁了。
“原来是金陵曹家的孙夫人。”
两人都是一品诰命,见面本不该行礼,但对方是皇上的乳母,儿孙都是皇上的心腹,再加上年龄足够大,黎百玉理应有所表示。
就在她要蹲身的时候,被孙夫人身边的老嬷嬷一把扶住:“黎夫人在福建时多行善事,老夫人便有耳闻,想要结交一番,只恨没有机会。”
让她不必多礼意思。
黎百玉是生意人,在福建时没少跟江南的大商贾打交道,自然知晓曹家的来历。
这会儿见孙夫人似有结交之意,倒也没有拒绝,主动给孙夫人介绍起跟在她身后的两个女儿。
石青性格开朗大方,等黎百玉介绍完便上前给孙夫人行礼,被孙夫人亲自扶起,褪了腕上一对温润羊脂玉手镯,给她套上。
“手边没有什么好东西,只这一对镯子还看得过眼,送给姑娘戴着玩吧。”
孙夫人说完又拉着石青上下打量,直夸她长得漂亮,知书达理。
石青到底是个小姑娘,性格再开朗被人这样毫不吝惜地夸奖,也涨红了脸。
黎百玉又将石争推出去,才解了石青围。
孙夫人对七岁石争没有石青那么热情,只是送了见面礼,问过几句话。
坐在回府马车上,黎百玉越想越不对,决定回去之后给太子妃写封家书递进去。
石静还没收到黎百玉家书,便听胤礽跟她说起了金陵曹家的打算来:“孙夫人前脚进宫,皇上后脚便把我叫到南书房,说要给青儿保媒。”
保是的哪一家媒,不用胤礽说,石静也猜到了:“你是什么意思?”
胤礽靠在迎枕上,抱着石青进宫送给石静那只毛绒绒的兔子,沉吟道:“曹寅有两个儿子,嫡子连生,庶长子珍儿,都与青儿年岁相当。青儿是你嫡亲妹妹,想来不会配庶子,孙夫人很可能是替连生求娶。”
曹寅有几个儿子,石静记不清了,但她知道曹寅儿子全都短命,活不长。最后曹寅没了,后继无人,皇上不得不将曹寅弟弟曹宣儿子过继一个给曹寅继承香火和事业。
曹寅是康熙皇帝奶兄,从小的玩伴,也曾是贴身侍卫,后来更是外放金陵做江宁织造,成了专给皇上搂钱的耙子。
心腹中的心腹。
与这样的人家结亲,等于搭上皇上的船,可不知为何,石静总觉得孙氏出现更像是皇上对太子一种试探。
不管是对方的人选短命,还是曹家的特殊身份,石静都不太愿意让自己的妹妹跟着蹚浑水:“推得掉吗?”
胤礽摆弄着兔耳朵:“皇上叫我过去,不像是要与我商量。”
那就是定下来了!
石静端起茶碗喝下
情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