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穗对芝麻榨油的了解只停留在好似撞钟那般的撞油,说出来的内容可利用率很低,她说着说着都有些不好意思,不单单需要墨荣发挥设计力,还得有想象力。
墨荣倒是不在乎这些,现下没有多少人用芝麻榨油,但并不代表就没有过这种说法,只不过不划算而已。
“女公子,这个我能慢慢研究,但胡麻产量不高,哪怕是研究出来……”
也不会有人种。
没有原料,技术握在手里就是一团废纸。
她的后话曹穗自然听得懂,她立刻自信低表示,“这个你不用担心,你忘记我最拿手的是什么了吗?”
曹穗虽然没正儿八经低种过芝麻,但普及性强的作物种植条件一定不会太苛刻,不然也不可能普及下来,那就说明适用在一般作物上提高产量的方法对芝麻也同样适用。
况且,芝麻本就是一种播种季节宽泛的作物,二三月可以播种,五六月可以播种,七八月也可以播种,长达半年时光的播种时间,完全可以进行多次试验。
听曹穗这么一说,墨荣不再怀疑,毕竟是亲自见证过她手下高产作物的。
“那榨油的事情就交给我,女公子目光长远,买的芝麻已经足够我用了。”几乎是一整个仓库的囤,再如何奢侈地试验都足够了。
曹穗没好意思接她的话,她一次性把邺城的芝麻包圆,主要是她太招人恨,若是有人知道她大批量的收购芝麻,怕是故意亏钱都会抬高价格来阻挠她。
这些话就不和墨荣说了,避免打破墨荣心中有关她英明伟岸的形象。
曹穗重新干回老本行,在邺城弄了一个守卫森严的农庄,哪怕不知道接下来曹穗要做什么,但农庄一出来,叫许多人都想起她之前折腾出来的高产小麦还有保暖棉花。
和曹穗作对的人自然是眼皮一直跳,嘴硬不相信曹穗还能种出什么利民生的作物,但心里却又忍不住怀疑,毕竟她可是有两次成功的经验。
曹穗在民间的声望和风评为何那么好?
还不就是因为她种出来的两种作物,一种能让他们填饱肚子,另一种能让他们穿暖。
百姓嘛,能吃饱穿暖后还图什么呢?
有人安然看戏,有人心急如焚,只有曹穗重新干回老本行,三天不到就开始腰酸背痛,明明重体力活儿都没轮到她动手。
曹穗悻悻作罢,只能开启口头指导模式。
等曹穗从农庄回来,曹操才把人喊过去询问。
“你还知道自已是少府卿?把手里的权力丢出去,不怕被人架空?”
曹穗眼皮都不带动,喝口水解解渴才说话,“阿父,少府帮我处理公务的主要是杨修,若是他把我架空,那阿父才应该反省。”
曹操被她强词夺理气笑了,“我反省?”
曹穗理直气壮地说:“阿父以为我坐稳少府卿的位置是靠什么?”
曹操不明所以。
曹穗一副“你怎么这都不懂”的表情,语气颇为语重心长,“当然是靠阿父啊。”
曹操:?
你在胡说八道些什么?
曹操承认曹穗能做少府卿是因为他,但能坐稳可不是他的缘故。
曹穗却是一股脑把功劳都推给曹操,曹操很熟悉她这副模样,每当想要躲懒的时候,就开始给人戴高帽。
“我不和你饶舌。你在农庄是种胡麻?”曹穗前脚收了那么多胡麻,后脚就怕跑去农庄大展身手,曹操合理推测。
曹穗坦然地承认,“嗯,有点想法。”
“什么想法?”曹穗也是直接问。
曹穗这次没有让老父亲等成果出来以后再说,直接坦白,“我发现芝麻,胡麻榨油的效率很高,人啊,还是得吃油身体才好,但平常百姓家,猪油到底是太过昂贵。”
炼猪油的原料可是肥肉,在这会儿肥肉的价格那就是最昂贵的,谁家都缺油,很难会用肥肉去炼油,那样成本合算下来太高。
猪油在市面的流通仅限于富贵人家,百姓平常连称斤猪肉都舍得,更何况买拿猪肉炼的油。
曹穗每怀疑她嘴里的话,曹穗平日里嘴甜,但大事上从来不含糊,更何况是她擅长的农事。
“有多高?”
曹穗心中没底,若是有配套的机器,芝麻榨油能达到百分之四五十,可全靠手工劳力的时代,她直接对半砍。
“一百斤胡麻出二三十斤油。”
曹操哪怕心里做好准备也被这个数据惊讶到,但想到胡麻的产量并不高,心一下就冷了。
“那你慢慢地种。”曹操本来就支持曹穗,这下子只会更加支持,“我派点人给你。”
曹穗一喜。“多谢阿父。”
曹操的人和她的人肯定不能相提并论,若是有人来找茬,那就是打曹操的脸。
“阿父你果然是心怀天下,时时刻刻都惦记着百姓,一听到胡麻可以榨油改善民生便大力支持我,女儿心中实在是感动不已。”
情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