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就在这时候,殿外走进来一人,正是朱宏煜的贴身太监。
&esp;&esp;其附耳在朱宏煜耳边,开口说道。
&esp;&esp;“殿下,吉时快到了,这边也该出发了!”
&esp;&esp;朱宏煜微微颔首,遮挡面部的琉珠随着他的动作而微微晃动。
&esp;&esp;然后,他便在一群太监宫女的搀扶下站起了身,然后大步走出了殿外。
&esp;&esp;亲自伸手推开了大门,然后登上了早已等候在门口的步撵。
&esp;&esp;“起驾!”
&esp;&esp;太监尖锐的嗓音响起,三十二人抬着的巨大步撵离地而起,缓缓移动了起来。
&esp;&esp;朱宏煜端坐在步撵上,面部表情不变,保持着仪态。
&esp;&esp;他的御驾出了钱府的大门,便直接到了南京城的大街上。
&esp;&esp;此时的南京城内,不分内城外城,全部被戒严了起来。
&esp;&esp;街道被提前清扫,黄土垫道,洒水抑尘。
&esp;&esp;街道两侧,是一名名身披甲胄,手持火枪肃穆战立的明军将士。
&esp;&esp;十步一岗,五步一哨,将御驾所要经过的地方,全部都给严密的把守了起来。
&esp;&esp;光是负责站岗的明军,便是一眼望不到边。
&esp;&esp;看热闹的百姓汇聚在道路两侧,被值守明军组成的人墙挡在身后。
&esp;&esp;一道道目光不断的向着道路尽头眺望,仿佛是在期待着朱宏煜的御驾出场。
&esp;&esp;咚!咚咚!
&esp;&esp;沉闷的战鼓声响彻整个南京城。
&esp;&esp;然后紧接着响起的,便是低沉的号角声。
&esp;&esp;伴随着鼓号声,朱宏煜的御驾缓缓出现在了所有人的视线之中。
&esp;&esp;最先打头的便是一队身穿重甲,手持兵刃,负责清道的禁卫师士卒。
&esp;&esp;再然后,是朱宏煜的仪仗队!
&esp;&esp;又是清一色的重甲步兵,他们扛着火枪,枪口上装着闪亮的刺刀。
&esp;&esp;伴随着鼓号和旗令一起迈步前行,跟随着鼓点整体抬腿落步。
&esp;&esp;皮靴踏的大地微微震动,那动静好似在打雷一般。
&esp;&esp;伴随着甲叶铿锵,压迫感扑面而来!
&esp;&esp;在这些重甲的仪仗队后面,出现的便是朱宏煜的御驾,三十二人抬的御撵,金黄色的黄罗盖伞相当的显眼。
&esp;&esp;朱宏煜身穿龙袍,端坐在御撵上,脸上的表情庄严肃穆。
&esp;&esp;在他的御撵四周,是负责护卫的重甲骑兵!
&esp;&esp;随着朱宏煜的御撵从御道上行过,接到两侧的南京百姓们纷纷下拜,山呼万岁。
&esp;&esp;“大明万岁!”
&esp;&esp;“监国殿下万岁!”
&esp;&esp;“大明万岁!”
&esp;&esp;“监国殿下万岁!”
&esp;&esp;“……”
&esp;&esp;此起彼伏的欢呼声恍若海啸,几乎要填满整个南京城。
&esp;&esp;朱宏煜的御驾一路出了南京城,往修建于南京城外,距离孝陵不算远的天坛而去。
&esp;&esp;他将在哪里祭祀天地,宣告自己将要登基称帝!
&esp;&esp;继承先祖遗志,再造当年大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伟大功业!
&esp;&esp;路上用了将近一个时辰,朱宏煜的御驾在吉时前后,终于抵达了天坛。
&esp;&esp;在一阵鼓乐声中,朱宏煜从御撵上缓步走下。
&esp;&esp;在无数人的欢呼声中,他大步的向着天坛走去。
&esp;&esp;在一道道的目光注视下,朱宏煜展开一卷黄绸,然后诵读了起来。
&esp;&esp;“斯天地与归,德在万物!”
&esp;&esp;“星宿列张,皇命千秋!”
&esp;&esp;“我大明奉天应命,驱除鞑虏,恢复中华,重开汉家社稷,自当万年。”
&esp;&esp;“但天命无常,乃有甲申之祸!”
&esp;&esp;“幸我大明运势不绝,再起于南洋,久经飘零兵戈而复起。”
&esp;
情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