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等时候,万蓁蓁在南边哪还坐得住。或者说,万蓁蓁已经坐不住了。
万蓁蓁见了儿媳樊氏,她道:“燕京城出事,本宫得回去。”
“济昰不在了,孩子们的安危更要紧。儿媳,你等就晚些,待秋日天气好了,再是回燕京城。本宫先行一步。”万蓁蓁的态度很明确。
她早回燕京城。至于儿媳和孩子们,那肯定晚一步。
哪怕燕京城的事情再紧急,可孩子们的安危为重。
济昰这一个亲儿子不在了,万蓁蓁很在意了孙儿孙女们的安危。
樊氏做为儿媳,她当然想随在婆母左右。这等做法,不止为了贤名。也是为了讨好婆母。
可婆母的意思明确。樊氏是当娘的,她也确实是要为孩子多考虑。
“儿媳听母后的。”最终樊氏的态度,那还是随了万蓁蓁这一位婆母的心意。
一路北返。
万蓁蓁心里万般思量。帝王的家书里,哪怕寥寥几笑,万蓁蓁还是瞧出来帝王心里怕是孤单寂寞冷啊。
父子相残,兄弟相残。万蓁蓁心头一声叹息。
对于东宫,万蓁蓁没好感。特别是家书里,帝王点了一笔说济昰被刺一事,幕后指向了东宫。
这让万蓁蓁对于东宫,那想起来,免不得生恨意。
恨归恨。在路途里,万蓁蓁能心中生恨了。可回了燕京城呢?
万蓁蓁又当是何态度。这等时候,万蓁蓁得思量了。
恨,那是免不得。万蓁蓁做人从来恩怨分明的。
只是光恨,那能解决了问题吗?
万蓁蓁在琢磨了,小儿子济孝的前途。他的兄长们一个一个全栽了啊。
“太子,太子。”万蓁蓁念叨一回。
在心头,万蓁蓁知道的,太子辛苦压金线,全为济孝做了嫁衣裳。
如今的帝王没得选,唯有一个儿子了。济孝,这孩子也是孝顺的。
只要济孝的“哑巴”一事被破解。当然,济孝确实没哑,只是懒得说话罢了。
万蓁蓁心头一声叹息。如果站在胜利者的角度想一想。
真是阴暗一把,怕是有人会想着昭阳宫才是幕后之人吧。
可万蓁蓁自家事,自家知。她真没有起什么恶念。
哪怕恨了蜀王赵王,记了小黑本。可万蓁蓁也只是给二人提供了方向,让二人一心奔赴了夺嫡的光辉前途。
怎么说呢?
路嘛,自个选的。
倒是太子,这一位似乎真疯魔了。可万蓁蓁也了解。
国本不好当,储君难坐。
特别是遇上一位不舍权柄的君父。那真是怎么做,全是错。
对于宏治帝万蓁蓁了解啊。这一位帝王一辈子不能舍的,许就是皇权了。
万蓁蓁尚未回到燕京城, 她先接到了燕京城的新消息。
太子李济泰殁了。这一位的死,不是外力,而自己撞墙而亡。
这死法很惨烈, 至少万蓁蓁听到时是如此的。
光想想,万蓁蓁能想像的出来太子死前的想法。
这算报复吗?
不算。应该是太子不想承认,他错了。他觉得自己没错。
要错, 那肯定也是君父错了。
只要一想到这一个答案,万蓁蓁心底就倒抽一口凉气。
“太子这是巴不得东宫诸人会不得好死吗?”万蓁蓁呢喃一句。
凭万蓁蓁对于宏治帝这一位枕边人的了解。这一位可不是好脾气。
或者说就是有好脾气,也是装出来几分的。真是被人捅了心窝子。帝王的窝火气, 那可是一定会闹出来人命的。
这会儿在路途上,万蓁蓁可不管什么紧赶慢赶。万蓁蓁就想快一点回到燕京城。
一路上,那是换马不换人。
等着再度回到燕京城时,万蓁蓁对于骑马这一回事情去了魅力。
这一辈子如果可以的话, 万蓁蓁再也不想策马飞驰。这不是什么好玩事,而是一件苦差事。
毕竟一路急驰, 马都换了好些回。马都是遭不住, 何况人乎?
如果不是一口心气挺着,万蓁蓁她也要遭不住。
燕京城, 内城, 越王府。
越王李济孝一家子一回来,先进宫一趟,那给亲爹这一位君父问安。
李济孝还是“哑巴”呢, 哪怕得了君父的宽慰。可瞧着君父愁绪满满的模样,李济孝只能跪着,那是磕头一番。
再是写了奏本, 多是劝慰一番。
其余能做的?李济孝啥也没做。
有些时候,有些事情, 不做不错。李济孝奉行的就是这一条。
越王府是安生的,李济孝回来后,日子照顾如旧。
他和嫡妻郭氏就是照顾了两亲儿子。甭管是李承礽,还是小儿子李承祉,这两孩子都是省事的。
至少落亲爹李济孝眼中
情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