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若没死肯定是名将。
至于能支撑论证的证据,没有。他不是死了吗?他没死肯定能证明我说的话。
和朱襄一起拼单出差的考古系的同事,曾经骂过引起这些歪风的网络营销号很多次。
赵括他爹说赵括不行,赵括他娘说赵括不行,名臣蔺相如说赵括不行,老秦王和他的臣子们经过深思熟虑认为必须让赵括领兵。和赵括同时代那么多厉害的人都说赵括不行。
几千年后的人连长平之战古战场在哪都经历了几次考古挖掘才确定,白起阬杀了多少人都还是个历史谜题,但是他们就认为自己比当时的人能了解赵括,赵括很行。
历史中,赵括历史中七月换掉廉颇,八月就被戒断了粮道。白起为了尽可能地减少秦军损失,故意围了赵括四十六天,九月阬杀赵军。
其实八月赵军被戒断粮道时就已经败了。
白起修建工事调兵遣将,设计赵括入包围圈,好断赵军粮道花费的时间,都要用差不多一个月。可见知道赵括来了后,白起开始做准备,做完准备赵括就败了。赵括这兵败的速度,实在是说不上“抵挡了白起几月”。
赵军断粮四十六天,是指戒断粮道四十六天;赵军不是断粮后没有溃散,而是秦军把他们围了起来等他们死。
就像是赵武灵王难道被围困在沙丘行宫是不想出来,愿意被饿死吗?是外面的人不准他出来。这和什么赵军自己意愿没关系,白起从一开始就准备打歼灭战。
赵括也不是见势不对英勇突围。
他本应该在被戒断粮道的时候就果断断尾求生,领着当时还有粮草的赵军突围。但他龟缩在包围中等着赵国派人来救援,完全没算到赵国已经派不出增援军队。直到赵军的粮草耗尽,士卒之间开始互相残杀吃同袍的肉时,他才醒悟不能等了,带着快饿死的赵军突围。
那时候的赵军怎么可能还有突围的战斗力?!
从这件事的细节还能看出一件事,普通士卒已经开始互相残杀吃人肉的时候,赵括和他身边的勇士还能组织起一支骑兵。这表明不仅赵括和他身边的勇士没有受到断粮影响,甚至他们的马都还有粮草。
元末明初朱元璋收占领扬州的青军的时候,为何知道青军是故意残害扬州百姓,而不是断粮了被迫吃人肉?就是因为青军还养着马。
朱元璋发现此事后,亲自将青军将领剐了以祭奠扬州百姓。
同样是赵国的将领,李牧每隔几日就杀马杀牛以提升士卒士气。无论是打匈奴还是打秦国,李牧所率领军队的士气总是能碾压对方。
赵括在粮道被戒断的时候不思突围,而是等到四十六天后垂死挣扎;普通士卒互食人肉,他和他身边的勇士们还能有战马骑。从这两点,现代大部分人都可以说,“我寻思我比他强一点”。
不过若是现代人,面对白起肯定是“能守住就行,我他妈脑子抽了才去和白起打野战。什么?不是白起领兵?白起又没死,他无论是远程操控还是偷偷跑来,不都是分分钟的事吗!”。
正常人不会因为白起没在前线出现,就当白起已经死了。
虽然不是像宋高宗那样,拴条狗都行。但现代智商正常人的人确实可以在这件事上吹嘘,“我上可能真的没这么惨”。
朱襄不知道历史中长平之战的细节。但他是这个时代的人,听到的是这个时代赵括的名声,所以他很早就发现,赵括确实不能领兵。
他没有和赵括论战过,不知道赵括兵法造诣有多高超。赵奢、赵母、蔺相如等人认为赵括不能领兵,本也不是针对赵括的兵法造诣。
和后世人以为赵括的“纸上谈兵”,是指他读死书,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作战情况不同。赵奢和赵母的话非常清楚,赵括的弱点在于“对打仗严酷性的轻视”“对麾下将领和普通士卒的轻视”。
赵奢说,战争关系无数将士的性命,赵括却不知道战争有多沉重。
赵母说,丈夫打仗的时候将赏赐都分给下属和普通士卒提升士气,从当将军的那一天起就一心为公,再不问家事;赵括当了将军之后就用下巴看人,把赏赐收到库房中,天天想着去哪置办家产。
这样的将领,他的失败和兵书、和勇猛、和天时地利有什么关系?
正如赵母所说,赵括不能领兵,是因为“父子异志,愿王勿遣”,
朱襄从蔺贽口中听到过赵括父母对他的评价,也从蔺贽口中听到过赵括如何看不起普通兵卒,虽说是将领却从来不去兵营,得了赏赐就高调地去置办田宅,还没去打仗就一副自己是功臣的模样。
他对赵括的感观不可能好。
今日一见,赵括明明厌恶蔺贽,看不起朱襄这个平民,还能好好说话,朱襄又对赵括的感观好上了一些,以为自己能说动赵括。
历史中赵国粮草够不够朱襄不知道,至少这个他当了很短时间农事官的时代,赵军的粮草是肯定能比已经打了近三年的仗的秦军强的。只要赵括不轻敌,就算白起来了,秦军也得退兵。
情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