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2章(1 / 2)

“从人贩子手里救的,鹏城的,不过已经找到家人了,等家里来接人。”

“那啥,你什么时候回家啊,我娘找了个媒人要来你家说亲。”

这年月自由恋爱虽然也流行起来了,但是正规了走流程还得媒人说亲。

“明天吧,明天省农业大学的教授学生,十几个人来村里调研村里的蔬菜种植。还有啊,你把你家长豆角拉到市场卖吧,泡菜厂收购价低,犯不上高了不卖,卖低的。”

猫猫刘这会也不哭了,看赵华挺顺眼,非要抱抱。

赵华无奈,只得抱着四处转转。

翌日,中午,李家屯。

刘夏莲抱着猫猫刘接待来了来自省城的大巴车,这年头可稀罕,许多人围观。谢记者一马当先从车里下来,紧跟着是一位五十多岁的男人,老农模样,身穿中山装,口袋上挂着钢笔,身上背着个小包,紧跟着下来二十多个大学生,一个个穿的干净利索。

谢记者过来介绍说:“夏莲姐,这是咱农业大学黄教授,精研蔬菜、水果种植,是业内的老行家了。”

刘夏莲左手抱着孩子,伸出右手握了握黄教授的手:“欢迎欢迎,欢迎黄教授来到基地考察指导。”

“指导谈不上,我们这是纸上谈兵,说起来汗颜,我研究温室大棚多年,因为经费问题一直没有进行冬季种植实验,没想到你们这都已经产业化了。能麻烦刘厂长给详细介绍一下吗?”

“黄教授客气了,我就是个农民,无非就是带着乡亲们混口饭吃,远道而来,先休息会吧。”

大棚地头上,一张桌子,上面两个大西瓜,谢记者招呼同学们吃西瓜。

黄教授问:“刘厂长如此年轻,这娃娃有两岁了吧。”

“这是昨天解救人贩子抓的一个孩子,我暂时照顾几天,已经联系上家长了,过几天就接走了,黄教授尝尝咱们这瓜如何?”

“脆,甜,但是口感比起夏季的瓜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是的,大棚里日照不足,口感有影响很正常。”

黄教授炫了一块西瓜,迫不及待的沿着大棚转了一圈,不住的点头:“红砖加上夯土做的墙壁保温效果还是挺好的,隔热好,上面搭建了草帘子和苫布,冬季保温用的吧。”

“对,咱们里面看看吧,这个季节大棚塑料布基本没啥作用了,已经撤的差不多了。”

里面采用的是木材、钢铁结构做的架子,因为东北盛产木材,所以支柱挺多,预防大雪没问题。

两层塑料布,保温效果也更好了。

“我听说,外面零下十几度的气温的时候,你这里的西瓜就已经上市卖了,你是怎么做到的的?这一个大棚可不小啊,得用多少煤炭?”

刘夏莲指着棚里的三个炉子:“三个炉子,外加一个地火龙,成本的确挺高,一天差不多二百斤炭。不过如果有时间的话,各种柴火植物秸秆都行。东北冬天不适合发展大棚,关内相比之下还是很合适的,煤炭用量少。”

第一个棚里的青辣椒还在收获,只是已经接近尾声了,至于最早的西瓜、甜瓜都拔掉架子了。

狍子养殖的壮大

第二个棚里的东西刺瞎眼,枝条浑身上下都是刺,黄教授揉揉眼睛:“我没看错吧,这是山上的野菜,叫做刺老芽?”

“对,黄教授您没看错,这就是刺老芽,春天种了一棚当样品的,比正常上市的刺老芽贵了两毛一斤。大批量上市的时候价格实在是太低了两三毛一斤,还不好卖,所以我就做了个实验。”

“那结果如何?”

“结果自然是还可以,只是不适合大面积推广。适合大面积推广的要产量高,容易丰产的品种,黄教授随我来。”

一行人跟着刘夏莲来到三号棚,这里面种的是西红柿,正值丰产旺季,一棵棵用树枝架着,上面长满了圆滚滚的西红柿,有青的,有红的,还有的正在开花。

浇地的水管都埋在地头上了,需要浇水的时候随时就有水来了。

“刘厂长,这个西红柿亩产量如何,能形成经济效益吗?”

“可以,西红柿是非常受百姓欢迎的一种蔬菜,从现在已经采摘了一个半月了,到目前为止已经产了六千多斤一亩,估计还能再采摘两千斤。效益还是相当可观的,如果是普通农户,家里种一亩大棚就能给孩子娶媳妇,建房子。”

黄教授说:“老谢他们家的西红柿我买过,四毛五一斤,一亩八千斤,那就是三千多块,好家伙,也太厉害了吧。”

“那可没有这么多,从地里出去卖给的是批发商,价格很低,批发商加价卖给零售商,零售商再卖给消费者,零售虽然卖的价格高,但是需要承担货损和市场变化的风险,这个产业链上大家都能赚取适度的利润,但是又没有暴利。”

黄教授在西红柿地里参观,对管理非常的赞赏。

“你这柿子打头做的比较到位,分支发的多,然后肥料也配的好,这果量真多。”

“咱东北的土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情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