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手一个接一个地挥刀,鱼朝恩、程元振、骆奉先等三十余个宦官的脑袋滚滚落地。
&esp;&esp;大头,小头,像是落了一地的西瓜。
&esp;&esp;降官们都呼了一口气,他们知道雍王这是在立威,但没拿他们立威就很体贴。
&esp;&esp;“斩杀奸宦,大……大快人心啊。”
&esp;&esp;“我早觉宦官干政不妥。”
&esp;&esp;风带着血腥味吹过。
&esp;&esp;薛白驻马看着地上的人头,心里在想,万一自己最后还是失败了,想必也已一扫大唐宦官干政之风了吧。
&esp;&esp;能解决掉一个弊端,便解决掉一个弊端。
&esp;&esp;
&esp;&esp;长安。
&esp;&esp;大明宫依旧巍峨壮阔。
&esp;&esp;从丹凤门到紫宸殿笔直的通道上,有几个渺小的身影正在努力奔跑着。
&esp;&esp;“陛下!陛下!”
&esp;&esp;愈发有君王威仪的李琮不悦地皱了皱眉,道:“何事如此喧哗?”
&esp;&esp;“陛下,喜讯,喜讯!”
&esp;&esp;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的几个宦官们跪倒在地,由衷欢喜道:“忠王已退位自罪,奉陛下为大唐之主!忠王不日就会被押回长安。”
&esp;&esp;“陛下平了忠王之乱,必将再造唐室啊。”
&esp;&esp;李琮脸上也露出喜色来。
&esp;&esp;自从他打猎被抓伤了脸以来,一直就被兄弟们压着,身为长子却不能当储君,窝囊了几十年,如今终于是出了一口恶气。
&esp;&esp;“陛下,奴婢还有一桩事想说。”
&esp;&esp;说话的是李琮的妻子窦毓不久前特意替他寻来的一个宦官,名叫窦文扬。
&esp;&esp;窦文扬是扶人窦氏的世仆,窦毓嫁给李琮时,他便当了陪嫁,净身在庆王府侍奉。如今李琮是用人之际,让窦毓在宫人中寻找信得过,又有才干的宦官,窦文扬便脱颖而出。
&esp;&esp;此人确实是个人才,趁着薛白不在长安,跻身内侍少监,还在外朝替李琮拉拢了不少人才。
&esp;&esp;李琮很器重他,道:“你说。”
&esp;&esp;“奴婢认为,忠王押回长安之日,便是陛下册封楚王为太子之机。”窦文扬低声道。
&esp;&esp;楚王指的是李琮最爱的儿子李俅,在薛白封雍王之日同时册封,可惜如今天下人只知雍王,而不知有楚王。
&esp;&esp;李琮道:“只怕李倩不会答应。”
&esp;&esp;他是极少数唤薛白为“李倩”的人,虽然他自己心中也未必认同,却希望旁人认同,同时又不想让李倩争储,心情好生矛盾。
&esp;&esp;窦文扬道:“他只能答应。数日前,雍王遣快马回长安,让陛下拟了册封豫王的旨。陛下想,连李俶都被册为豫王了,必当立太子,而越早立,对楚王越有利。”
&esp;&esp;“是啊,否则李倩的根基只会越来越厚。”
&esp;&esp;李琮也是深以为然,可思忖之后,却又迟疑道:“只是,李倩一定会以‘等迎回了太上皇’为由反对。”
&esp;&esp;窦文扬道:“过去,战乱不停,长安危急。百官们顾念大局只好听雍王的。如今长安危机既解,必有大量官员心忧社宗,会支持陛下的。”
&esp;&esp;“好,好啊。”
&esp;&esp;“再者,奴婢打听了。雍王之所以能说服封常清归顺,便因封常清忠于陛下,他逼雍王许诺,不争储位。”
&esp;&esp;李琮闻言大喜,道:“还有这样的忠臣?!”
&esp;&esp;窦文扬也是目露笑意,忙道:“封常清正是陛下的肱股之臣啊。”
&esp;&esp;这情形,倒是像被曹操挟制的汉献帝听说了刘皇叔。李琮喜出望外,有心想借机立太子,制衡薛白。
&esp;&esp;可转念一想,他又忧心起来,问道:“只怕如此一来,李倩会以为朕想对付他?”
&esp;&esp;“陛下不必忧心。”窦文扬道:“奴婢来联络封常清,由他出面提议。此外,再劝说李俶、郭子仪等人,则楚王为太子,大势所趋。”
&esp;&esp;李琮连忙双手扶住窦文扬的肩,赞道:“好啊,天赐贤臣于朕。朕看,你比颜真卿更适合当宰相。”
&esp;&esp;“陛下谬赞了,是陛下贤明,慧眼识人,选了奴婢,奴婢唯万死以报陛下!”
&esp
情欲小说